当你迎光奔跑时

所有的黑暗,都将被甩在后头


追光者的影子


我一直觉得

探索的勇气和明朗豁达,比完美和正确更加重要


追光者的影子


这篇文章,我想从群鸟存在的一些问题说起:


在招新和见面会的筹备过程中,大家应该也察觉到了一些:


比如说大家提交了自我介绍视频,最后却ppt展示中却有遗漏,比如说后续要做视频字幕,却没有提前和大家征集文字稿,而是等到要做字幕时才让大家补交,比如说群鸟的人很多,但实际干活的人却好像很少,准备时间也常常仓促,再比如说一个见面会视频完整90分钟,一篇推文3.5万字,可能没有什么人能耐心读完或看完,为什么不能做成更精致的剪辑版?又比如说大群里经常没人说话,氛围有点冷清,为什么不组织一些活动和分享活跃气氛……


如果要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去挑刺的话,真的,有好多好多问题啊。


感谢能提出问题、反应问题的人,感谢他们的思虑和关心,他们说的没错,目前我们存在很多不足。同时也希望大家能透过现象的本质,去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或许你也能是问题的解决者。


这些问题是怎样发生的呢,有人会说是因为群鸟太年轻,没有经验,所以思虑不周。


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这些问题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少数人需要顾及的事情太多的时候,便很难做到绝对的长远和细致


什么叫顾及的事情太多呢,举个例子:上周我一边总结春招面试结果,给大家一个一个发邮件,一边构思见面会,一边还要准备四个演讲发言和视频,同时要连接各个项目负责人,给他们指导建议,协调主持人,修订PPT,时不时还会有各种临时问题找我解决,一边还要反复翻看大家的资料和作品,整理数万字材料,一个个搜大家的校徽,用PS做设计,同时构思文案和排版设计,再要顾及介绍到每个人的时候有没有不妥和隐私,不断修改,才有大家看到的那篇长达数万字的推文,此外,我的生活也并非真空,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处理,这个月的约稿我还欠着一些,要出门做采访,还要帮别的公司做网站,ddl也一天天临近,在这种情况下,我很难顾及见面会之后的事情以及各个流程的细处。


这就是群鸟幕后工作的现实:


它不是像学生时代快要期末考试了,可以从早到晚坐在自习室就为了复习那一门考试,专注用心,毫无纰漏,它更像一堆苹果从楼上往下扔,你只有一双手,却要来回尽力地接,尽管抱着不漏掉一个的信念,却还是会发现总有未能接住的。


也许会有人说,群鸟有那么多人,一起做应该就简单了吧,我原来也是这样想,但半年实践后,我发现并非如此:


因为群鸟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利益支撑,做事的小伙伴往往纯靠热情和自愿,有经验和能力强的伙伴,在现实中常有更多的责任要承担,或学业或工作或家庭;而时间比较宽裕的小伙伴,往往才大一大二,能力和经验上有待提升;而有能力,又有时间,并愿意将精力投给群鸟,同时具备这三者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理解群鸟背后少数人的艰辛,他们是真的很想将这件事做好,也一直在尽力而为:


伟宁平日里都要工作,天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却还一个个为大家写录取通知书,你可能觉得太长没人看的那80多分钟的视频回放,数万字的字幕,是他花了整整一个周日从早到晚一字一句打上去的。还有诚博、舒颖、思佳、材泓、王毅他们,这次见面会背后有多少点点滴滴的付出,或许很多人不清楚,但我却每一点都记得,我记得舒颖收集欢迎视频时的困难,我记得那个有整整2GB大的PPT,记得第二天就要见面会了,前一天晚上诚博做ppt卡到奔溃,前功尽弃,第二天只能重新开始做,然后在伟宁优化时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最后离见面会只有1个多小时了,拿到PPT的我发现要重新设计一份,连忙赶工,然后拉主持人彩排,直到最后几分钟我们才忙不迭地将会议链接分享到群里……


这些过程的细节一点都不优雅,而是仓促,甚至有一丝慌乱,但这就是现实,是只有少数人才会面对的,藏在优雅和笑声背后的现实


我并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体面,也不怕大家犯错,当有小伙伴做的ppt配色一片漆黑时,我心想这下要重新设计了,当有的小伙伴做的黑色边框出现时,我吓了一跳,赶紧自己重新优化,虽然要额外耽误很多时间,但我从来没有说他们的努力是白费的,我知道大家都有用心,只是术业有专攻,没能做得那么完美罢了,何必苛责?


当最终的成果呈现的时候,当那些惊艳的感叹发出时,都让我觉得一切都值,至于那些不足和缺憾,已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世界注定光影交织,邂逅阴影,何惧之有?


群鸟到底是什么啊,它难道是一个精致的瓷器吗?一定要一尘不染地挂在那儿吗?它就不能是风雨之后,无数色彩向光而生汇聚而成的,并不完美纯粹,却异常美丽的彩虹吗?


关于质疑,我听过的太多了,它们都有正确的道理,但大家千万不能将问题想成只需质疑,就能促进改变,进而解决。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像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你这件事做得不好,你未来规划不对,你办事不成熟,你又给别人添麻烦了,你好多毛病啊!当父母习惯用质疑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个孩子很容易就会变得畏畏缩缩然后废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良师益友应该是鼓励和发现,点亮他人的心中的火苗:你努力去做吧,我看到了你的光,你做错了吗,没关系啊,下次就会好,你真棒啊,这个思路很酷,忙不过来了吗,我来帮你啊,我们一起再勇敢地向前吧!


不知你是否察觉到了这两者的差异,我相信,你也会更喜欢后者这样的朋友。


群鸟不应追求老气横秋的成熟和完美,不应以绝对不犯错的正确为追求,它要更勇敢,更乐观,更豁达,更无畏,这是属于群鸟的气质,惊艳不是算计出来的,它是那些用心的人,点燃眼中的光,迎风奔跑,绽放的火花。


我还记得去年群鸟发起时大家在电话里兴奋的交谈,还记得群鸟森林规划出来时,有人在电话中说自己在梦到未来每个城市有一个群鸟树屋,青藤环绕书香精致,记得在做群鸟夜谈的电台时,那些声音的期待和温柔,还记得上周和某个小伙伴聊到群鸟夜谈被窝版游戏环节时的笑声,我记得大家讨论某个新成员的作品时那种闪亮的期待,记得某次面试隔着屏幕满是邂逅的惊艳与真诚……


我相信自己所见,我相信善于发现光的人,他会成为更亮的光。


我不管群鸟会成为什么样子,哪怕群里没人说话,哪怕很多事做不到理想的高度,哪怕很多梦跑很久都无法抵达,不管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但只要我还能看到光,只要我还能在群鸟的故事里,能感动到为之熬夜,只要还有一个闪亮明朗的同路人,就能相信我们一定能走更远,变更好。


所以,请淡定些,别着急

所以,请轻松些,别怕输

所以,请自信些,别担忧


还记得吗,我在群鸟春招时的海报中就有说过的:


只是期待向光而行,无理由。


追光者的影子


我多希望大家能读懂这些文字啊,当你盯着追光者的影子,抱怨不够亮的时候,常常也意味着你已在后头,寄希望于别人改变,却未想自己去点亮那片暗,也没想跑到前方,追逐更远的光。


与其到处挖掘黑暗、缺陷和困难,我更希望大家能做追光者,去寻找光,如果找不到,就点亮自己,成为光。


这不是逃避困难,而是追逐希望,而当你迎光奔跑时,所有的黑暗,都将被甩在后头。


这篇文字不只为群鸟而写,更是回应这个世界更广泛的质疑。


最后,请永远相信,光的那头会有惊喜;请永远相信,我们可以笑着让惊艳发生;请永远相信,所有问题背后的烦扰,都会在奔跑中散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请永远相信,追光者无需畏惧自己的影子


2021年3月25日

抓星星的小超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独木鸟 | 点此查看介绍 

邮箱:ceo@smallsuper.cn

 个人微信:jianghuiyongheng

追光者的影子


追光者的影子

飞奔着点个在看吧▼



愿一生以梦为马,能一人独木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