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倦了,也焦虑了
既有厌世的情绪,又无确切的保障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自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未来
2020年10月,我大学毕业已有两年,两年来我做过各种尝试:
考研北大法学院,做过内容编辑、网站设计、新媒体运营等工作,也在律所做过公益项目、搭建社群,还成为了自由职业者,现在我主要靠自由撰稿和设计为生。
走入社会后和学生时代相比,变化很大,最让我感触的是那看似无穷无尽的选择。
工作的选择、城市的选择、某一个人的选择,某一天的选择,每个小小的选择都像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你推下时,远不知未来自己的人生会因此产生怎样的沧桑巨变。
学校尚且还有明确的方向,有专业的赛道,有升学和就业的目标,哪怕你不喜欢,环境的阻力也会逼着你在学业的赛道上往前跑。可社会不一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能生存,你怎么选都可以。
但这样就更自由吗?我看未必。
很多人直到这时才陡然惊醒:离开学生时代后,理想和现实居然以先后顺序叠在了一块儿:如果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过想过的生活,那就要赚够钱,想实现理想,就得有现实支撑。
学生时代成绩的好坏短时内看不出差异,但人在社会上经济实力的高低,却会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再理想化再不为功利的人,当他开始真正承担起经济的责任时,都会意识到现实的坚硬与粗糙。
不安感让人们追求稳定,但稳定的工作在给人们带来薪资的同时,却也剥夺了一些什么。
我听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嘲为社畜,越来越多的加班式文化被群嘲,996、福报、内卷,这样的词层出不穷,“老板画饼”的故事在众人口中吐槽流传,“跳槽”二字在网上已司空见惯,“打工人”的梗都能火上热门。
这是个不爱工作的时代,一些改变正潜移默化地发生:
这些现象背后,我不禁思考为什么?
努力有错吗?不。
劳动可耻吗?不。
工作真没一点成就感吗?不。
老板画的饼都是虚的吗?不。
不,不,不,都不,只是年轻人倦了,也焦虑了,既有厌世的情绪,又无确切的保障,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自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未来:
勤勤恳恳工作,如果忽然间被辞了呢?加班没有加班费,如果身体扛不住了,谁来照顾自己?老板热血沸腾地说远大的理想,但谁知道要等多少年才会实现,怎么能轻易拿自己多年青春去换一场不喜欢也不确定的豪赌?
人们活在当下,为自己争取当下的钱和时间,这不是唯利是图,而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生存保障做考量罢了。
“活在当下” 其实是一个贬义词,“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似潇洒,实则无奈:很多工作昼出夜归,下班后也只顾补充精力无暇多想,又哪有时间“活在未来”?他们只能声色犬马聊以自慰,心里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也希望自己能有明媚值得奋斗的未来,但又哪里时间和精力为未来做准备?生活没有留白,活成了工具人,却还要被老板指望能承受现阶段的苦恼,而将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未来,他们怎能心安?
象征着“劳动”的“工作”却成了人们吐槽和焦虑的源泉,这是时代的悲哀。
那么多上班摸鱼的人,他们有几个真的甘心好吃懒做?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希望能为自己而活,有确切的未来感,日子越过越好,未来笃定安慰,没有大的担忧,如果满足条件,哪怕当下累些又何妨,就怕辛辛苦苦一场空。
“学习”是“工作”最好的反面例证:我们不会说老师让我们刻苦学习是出于私利,也不会说努力学习的人可耻,我们以学习为荣,知识付费开始流行,线下自习室也开始火遍各大城市。
为什么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如此之低,但对同样艰难甚至更难的学习却能抱有如此热情?
因为学习是实打实的为自己而活,并且有确切的获得和未来感,高考的孩子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真实地改变人生轨迹,考研的孩子知道自己如果努力,考上研究生,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考证的同学知道自己拿到这个证书后,会获得怎样的奖励和机会……
这些都是千千万万前人走过的确切的未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学习的当下才能成为励志的时刻,构成人们难忘的青春岁月。
既然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现阶段很多工作都是这种被动而低效的状态,而且员工离职和跳槽越来越多,便不难预测,一些奇妙的改变正在发生:
未来我们的谋生方式一定会大有不同,这区别就像现在的工作和20世纪铁饭碗的国企工作区别一样大:当时人以公司为家,公司以家人待员工,而如今市场经济以眼前利益和效率为先,人力流动加快,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而将来,则会以专业细分和质量为先,有真才实学的人必定不会偏居一隅被一个工作完全埋没。现在国外很多知名的设计师,优秀的程序员便已经是热情驱动的状态,谷歌等前沿科技公司的人力管理也越发自由和人性化,鼓励探索与创新,而非将人力当做机器。
社会的转型需要一些时日,但我认为不妨提前准备,所以我选择成为一名自由创作者,并开始尝试创作《独木》,因为这是我相信的确切的未来: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劳动模式与体系,激发人们更有动力地去做自己想做和擅长的事,并获得更加确切和应得的回报。那将是主动型人才的秀场,无论创业,还是研究,无论劳动,又或创意,被动低效的工作损耗要被降到最低,每个人竭尽所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让世界更加美好而贡献力量。
若你现在懵懵懂懂,只会亦步亦趋跟在人群背后,低效而迷茫,我真心建议尽早改变,去了解自己真正所想,接触世界万千动向,感受各个领域的深邃,学习一些让自己闪光的本领和技能,打工的结果是别人的,但时间和能力却是自己的,若你想为自己而活,就更应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
我创作《独木》的目的便在于此,接下来我会在这个付费专栏中,围绕互联网时代的一些技能,与你分享我的思考和经验,并提供实操教学的漫画图文与音频课程,希望它们能给你带来独木成林的力量与勇气。
独木之时,成林之势。
扎根于土,遮天蔽日。
2020年10月17日
小超
关于独木
点击上图了解《独木》
目前《独木》第1期正在筹备中,我计划边创作边发布,最后汇总整理和设计,制作成图文、漫画配图、音频、电子书等多种形式,下周连载更新就能与订阅读者见面。
如果你不了解独木,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以《独木》之名创刊:没错!我,内容创业!》,独木第1期售价64元,预订价49元,欢迎后台联系我进行预订,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我会尽心而为,不负厚望。
独木鸟 | 点 logo 查看介绍
邮箱:ceo@smallsuper.cn
个人微信:jianghuiyongheng
飞奔着点个在看吧▼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