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收信)
每天给你写封信
(向下滑动可以抽出信纸哦)
▼
亲爱的读者:
生活多有趣啊
戏剧性在我这儿像故事拉开了序幕
旁人或许感受不到
但站在我的角度,却异常精彩
昨天在信中和你说过我的事
关于创作,关于现实,关于工作,关于未来
这些问题缠绕在心头
我也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于是也收到了一些留言和鼓励
像这样的:
(超喜欢这个,居然还转发了,倍受鼓舞,因为我知道自己写这样个人属性太强的文字很少会有人转发,因为没有期待,于是发生便是惊喜,谢谢你)
这样的:
(理性派:每个人看到的角度不同)
这样的:
(莫名的活波可爱)
还有这样的
(平静的总结和表述)
以及这样的
(从过来人的角度提供的参考)
千人千面
即便同是支持和鼓励也是不同的观点
可见,身为读者的你们可还真是复杂。
嘿,不过没关系,
反正我没想讨好特定的谁
写信给你,
你看了,便好,
你喜欢,很好,
不喜欢,当然也无碍。
我把写信当成给未来的连载
将生命真实的年轮刻在这里
很久很久以后
自己再打开一封一封的信来看
哇,到时候一定超级感慨
就像坐着时光机穿越了时空似的
年少时的自己
面对面的,坦荡的和我说话
一字一句
说不定某天
看着信,眼里会充满泪水,
因为一切都结束了,这样年轻的夜晚结束了,
那时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夜晚了
这种伤感的假设未必成真
但我们也可以有所预设
所有悲伤的故事必有灿烂的快乐
即便伟大如生命,都如昙花一现
所以,我从不排斥悲伤
还有
假如,将来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了
她一天天翻看这样的信
是否能更容易地走近我的生命里
这样想想
就觉得好玩又有点矫情的感动
写信,其实就是架桥
人与人之间的桥,心与心之间的桥
不过话说回来,文字也不是万能的
正和昨日的信中说的那样:
我不奢望能说服谁
劝我的前辈至今还没看到那封信
我也不打算特意让他看到
对很多事
我希望能自然而然的发生,而不愿刻意
我不想强行试图改变他人的观念
所以在生活中
我在争执面前常常容易妥协
内心却又暗暗笃定
但我不要口是心非
我点头说是,代表的是理解,而非绝对认同
我觉得对方所说有可取
便会在心中记下,暗暗思索
寻找解决方案,以达成双方的共识
不过,我不会说出来
因为我不喜欢居高临下的说服
我不喜欢争辩,不喜欢吵闹,不喜欢压力
而是喜欢安静,喜欢平等,喜欢温和的共情
所以即便我明明白白将一切都写在这里
不了解我的人,还是不会了解我
因为他根本没兴趣点开来看
我也不愿掏心掏肺的把心里话硬塞到别人面前
如此一来
就有冰火两重天
喜欢我的人特别喜欢,笃信我未来可期
而觉得我前途堪忧的人
天天都恨铁不成钢地劝我改变
还有对我不置可否或压根漠视的人
对他们而言,我是夜空,是树,是街道
是他们生命中眨眼消失的背景
如何对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的眼光?
聪明的你告诉我,究竟应该怎样比较好
我心里当然有自己的答案
但我依旧想听听你的
不是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鸡汤宣言
而是真实的,有温度的,经过理性思考
所得出的既考虑现实又兼顾自己内心的
笃定的答案
你打算如何做
待会留言和我聊聊可好?
有时候我会想
一个人怎样才算长大
和你说个有趣的事吧
最近我在设计一个公益组织
于是查阅了许多相关公益机构的资料
越是了解那些公益机构,越是感觉它们的可爱,
看着看着,嘴角就不禁露出笑容,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
可是当我站在设计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这些时
听前辈说了很多以前公益时沉重或惊险的事
于是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要顾忌着顾忌那
很多以前觉得轻盈快乐的事
现在似乎就很难再那么轻盈地去做了
可是我多喜欢轻盈啊
独木鸟,为什么独木成林的要是鸟
就是因为向往生动轻盈啊
可如果这个世界告诉我
长大后,就不能一时兴起,不能敢爱敢恨
无数的负担,无数的顾忌和考量
不仅仅是功利二字,更有厚重的责任和负担
那么我要怎样协调?
现在读这封信的你们中
很大一部分还只是大学生
是学弟学妹,你们未必理解
你们就连说话,都那么欢快明朗
像树梢上的小麻雀似的
其实,我真的觉得年轻很可爱啊!
大学生真可爱啊,高中生真可爱啊!
他们想问题的方式、角度,
内心的理想主义,自由纯粹,善良美好,又那么轻盈
让我很喜欢,就像我一样,志同道合就莫名地欢喜
但我们不会永远停在18岁
这个故事必将由轻盈走向厚重
必将由嫩芽变成大树,载满沉甸甸的果实
我们不会一直都是空中飘舞的蒲公英
像青春小说似的停在18岁的雨季
当然不会,我要向前
这个过程,便会有烦恼和改变
这无关他人的目光,无关他人的话语
而是自己选择的改变
我现在思考的是
要如何生活,如何处事,如何工作,如何创作
才能让自己如期许的那样
能继续理想,继续轻盈,且能厚重,撑起责任
你看,好大一个难题
且让我日复一日的思索和尝试
我终会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后,也许我就长大了吧
到时候再和你们说
请静候佳音
2020年5月12日
小超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