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买一台旗舰笔记本电脑啊……
我在设计网站,学习华为和苹果的官网时,看到华为 Matebook X Pro 的介绍感觉好好用啊,它那么轻薄,甚至比macbook pro还轻,携带起来肯定很棒,而且再加上十点触控的屏幕,哇,好想拥有一台。
如果买了一台高配的话,我起码可以用五年,现在自己的那台旧电脑,虽然因为换了ssd和内存条,所以暂时还不会特别卡,但是屏幕质量和其他硬件因为是五年前的机子,确实已经很难跟上时代了。
如果我赚了足够的钱,就买一台吧。但是估计近期是不会买的,因为高配要一万五千元……是真贵啊,如果想买这样一台机器,起码要拿出好几个月的工资积蓄,等到自己的存款超过两万,再考虑是不是买吧。
我知道这样花销是很大啦,是应该要节约要存钱,可是,对于电脑这种生产力工具来说,我还是希望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选择最好的,而且是越早买越好,那么之后自己的创作,以及网站建设,都会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用一台新的电脑,养成自己的使用习惯,可以大大的提升自己的创作和工作效率,那样一来,自己一些目标的进展,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前完成吧。
嘿嘿(*^▽^*),我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迈向自己理想的生活,加油咯。
不过另外一方面,追求物件的购买,确实是无穷无尽的欲望行为,所以我不希望自己今年再购买其他贵重物品了,之前买耳机是作为第一次拿到工资的纪念和奖励,而这次买电脑的计划,则是因为我的旧电脑已经用了5年,硬件已经落后太多,确实该考虑换一台好点的了,更何况我的工作性质和自己所做的事情都离不开电脑,而之前那笨重的电脑,实在是无法承担起随身携带的要求。
所以今年最后买的一件大件,应该就是这台笔记本了,之所以不买苹果,是因为系统的使用习惯完全不一样,我没法确定自己会不会花一个大价钱结果买过来一台鸡肋,就比如 ipad pro,现在我就感觉就挺鸡肋的,它的功能,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能替代,但是手机和笔记本的功能,它却很难帮上忙,一言难尽,主要是我现在没有做笔记和画画的需求,不然ipad应该还是挺有用的。
至于写文章,搞设计,发公众号,做网站这样一些需求,我只能用电脑去满足,因为ipad和手机键盘的打字手感实在太差,我现在用机械键盘打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可是棒呆了,可是一旦切换用ipad……我想起上次自己在图书馆用 ipad 写日记的感觉,真是让我觉得自己手在受罪,这叫从奢入俭难。
其实我目前想买的东西也不多,数码产品的更新应该是最主要的消费冲动了,毕竟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也是自己寄托未来的舞台,至于手机,我打算等明年 5g 出来后再换,现在我这台手机,用着还行,而且即便换了新手机,习惯了后也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平时也就听听歌而已。
但任何东西都是得不到的就心痒痒,你应该也是这样吧,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也是人之常情。
即便是很多人都渴望的爱情,没得到之前当然总会幻想和期盼,但有了后你也会发现这事真是纠结和麻烦,可若等你以后单身了,又会开始新的期待,哈,这就是生物。
话又说回来,其实想以购买商品去获得快乐,是真的没有意义。
一个人消费观的形成和他的可支配收入息息相关,但如果去追求商品,那么注意力就会始终被商家所摆弄,最后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想要,可是并不是什么东西对你都有用处,而且你也没有那么多钱。
你一直在期盼,一直在挣钱,一直在买东西,所得到的快乐却只有到手拆箱的那一两天,而且你可能因此囤积一大堆废物,然后你又会继续想要去买其他商品,永无止境,这样的循环就是物欲。
追求物欲的话,你会在购物网站上浪费很多时间,美名其曰货比三家,但实际已经超过了不止多少家,你会去看各种评测,去死扣细节,各种对比,价格性能参数,甚至挑个颜色你可能都要纠结浪费好几个小时……
只要你想要的东西还没有拿到手,你就会一直陷在这种状态,轻轻松松就可以浪费大把时间。
实际上这些时间花的很冤,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的信息都属于重复信息,比如同样一台手机,不同的媒体的测评和报道中关键点几乎都是相似的,当你流连在这样一些信息中,就完全陷入了过度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中。
为什么人会陷入这种物欲呢,是因为期盼,你如果没有得到你所期盼的事物,那么就很容易将别人对这件物品的评价,幻想为自己得到之后的样子,甚至期待比实际更高,这样一来就会特别想要,甚至产生得到之后的幻觉和快乐。
期盼一个商品和期盼一个人没有什么不同,喜欢一件事物和喜欢一个人也一样:没得到的就是男神女神,得到了后会感觉开心一阵,但之后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既然是自己的东西了,便不能忍受失去。
而有些东西如果擦肩而过,想得到却没能拥有,那么就会一直在心中留下情愫,
说到底,无论是物欲,还是人欲,还是事欲,其实都是注意力的聚焦问题。
当我们注意一件商品、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不停的去幻想得到它的好处,不停的去搜索和了解它的信息,你越是这样聚焦对它的注意,你就越会想要,心里就越是痒痒,就会越喜欢,甚至忽视它的缺陷和你的实际情况,然后逐渐陷入狂热的情绪。
世间很多事情的道理就是如此。
我们既然认清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让它为自己所用也就特别简单,比如将注意力聚焦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来,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够直接影响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你如果不想浪费时间在想念某个人,或某个商品,某件往事之上,那么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聚焦注意力的东西,多花时间去了解它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对它狂热,那样一来,你其余的那些思念,物欲什么的就都会变淡。
而且,在我看来,注意力聚焦的作用并不是简单的淡去干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重塑一个人眼中的世界。
如果你想让自己活得有诗意点,多一些奇妙的感动,那么你可以聚焦去体验诗意,看一些优美的文字,写一些浪漫的话,在晨光中朗诵,在星空下自言自语,寂静听些唯美的歌,或一个人在一些空旷的地方看看天空,多想想,多发呆,多进入其他的浪漫的世界。
当你的注意力在这些事情上投入足够多的时候,你的生活感受就自然而然的会变得诗意。这也是我在大学时某个阶段的切身体会,那时即便一天特别平淡和琐碎,但我所感受到的世界却也可以非常动人。
当然,要改变这一切也很简单,只要到另一个时间节点,所做的事情变了,注意力就不得不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来,所感受到的世界,以及心态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大学毕业这一年,考研、工作、走入社会……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长时间的改变一个人的注意力聚焦,从而改变我眼中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说长大就什么都变了,似乎就再难找到儿时的天真或纯粹的快乐。
比如说在考研的时候,我每天聚焦的都是些教条和规则,那教科书式的理性和乏味,让我那个阶段的文字都染上了逻辑和现实,以至于生活和感受都多了机械式的平淡,少了璀璨和生动,所以经常会感觉和之前的自己判若两人,甚至陷入前后不一致的抑郁。
所以,当我们想清楚这个道理的时候,其实也就可以坦然的承认,并不存在虚无缥缈没有理由长大就变了,只存在境遇改变个人聚焦的注意力,从而改变了他眼中世界,这样一来,他就变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的路径是这样的:境遇变化 -> 注意力聚焦的事情变化 -> 所感受到的世界变化 -> 心境和价值观变化 -> 思维和行为变化 -> 改变人生轨迹。
用这样一个路径公式,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个人的一生是怎样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推导出很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这条:
“如果一个人境遇从来都没有变化,那么他注意力聚焦的事情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他眼中的世界也不会变化,他的心境和价值观也会比较稳定,行为和思维模式会比较单一,从而更加难以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但是这个公式还有个隐含条件,那就是它只是一个自然倾向,并不是绝对成立,前一项很可能引起后一项,但并不必然导致后一项,而是可以被人为或主观的插手,进行选择和改变。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大部分人从高中到大学时境遇发生了改变:环境宽松了,于是很多人自然而然,大学时注意力聚焦的事情就从学习变成了娱乐,但有一部分人可能注意力聚焦的事情没有改变,依旧是成天学习,而还有一种人,可能被人为的干预了注意力,聚焦到了以后毕业的工作,于是早早就开始做起了积蓄和准备……
这三种人,他们因为聚焦的注意力位置不同,而此后的人生轨道也就会有很大不同,也许娱乐的人最后草草毕业,找个一般的工作,学习的人升学去读研走科研的路子,早准备工作的人积累了许多而毕业就拿到了顶级offer,而接下来他们所处的境遇所导致的后续剧情就差异更大了。
所以有人问,为什么高中成绩差不多去了同等层次大学的人,几年后却变成了云泥之别,这便是理由。
哈,其实这也说明,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只要自我意识足够强烈,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插入这个公式中,人为的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
你可以改变自己环境和境遇,可以改变自己注意力聚焦的事情,你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每一步你都可以不管这个公式,而直接去改变,从而导致接下来你人生的一切都可能截然不同。
但是我所定义的这个公式依旧有它的价值,因为它是自然规律,是最省力和优雅的方式,如果你想直接改变自己的人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即便你想改变自己的心境和价值观也很不容易,改变行为和思维模式也不是表面功夫一朝一夕可以做到,但你改变自己环境和境遇也许只要换一个工作,只要搬一次家,转学一次就可以实现,如果你想改变自己注意力聚焦的事情,那么就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个新的习惯便是……
这便是这个公式的价值,它告诉我们,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境遇,要珍惜自己的注意力。
这个社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第一点,我们从小就被期望去好的学校,好的班级,去更好的平台,找更体面的工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第二点,也就是注意力的重要。
很多人没想到,其实注意力也是我们用来改变人生的筹码,可现在大部分人,像我文章开头所说想买某个商品那样,将注意力放在了物欲上,或者被各种广告、游戏和肤浅信息所牵引了聚焦。
记得大学时我看过一本书,叫《注意力商人》,其中提到,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收割普通人的注意力已经成了一门生意,所谓流量,所谓粉丝均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碎片化阅读的时候,很可能是被收割注意力了,那样就要看内容值不值得,比如说现在我这篇文章所花费的你的注意力,显然就是值得的( 哈哈哈,难道不是吗 ),但是一些花边新闻,以及无限制的浏览朋友圈,各种刷信息流,就很不划算咯。
呀,忽然惊醒过来,这个话题还有好多可以拓展的,但我一篇日记已经写太长啦,也不好意思消耗你太多的注意力资源,所以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其实我的日记呀,其实就是一个和自己思考交流的地方,我慢慢写,你慢慢读,很多事情和想法都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明朗,让我们细水流长吧~
2019年5月15日
小超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