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份作品选集是由这两年我所写的文章中,一些评论和建议性质的文章,虽然所选的篇数只有10篇,但内容很广泛,从社会热点和事件,到书评,到一些领域介绍和分析,其中还有如ipad是否值得大学生购买这样的生活问题探讨,有PKM系统的介绍,上至中国教育,下至心理学考研,这些内容都有涉及。点击链接则可以查看全文,另外,在我的个人网站和公众号中还有更多文章可以阅读,以后我的创作也会更多的涉及具体的时事和热点,以及和人们具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最后有彩蛋~
2019年2月1日
事件的表象是纪实性文章的造假和欺骗让人愤怒,但其本质,却是咪蒙等自媒体长期以来为博人眼球,用文字向社会所灌输焦虑和纵容情绪化的价值观,从而引发人们不满的爆发。这个时代,本来并不坏,却越来越让人沉重,感到窒息。越长大越焦虑,这是成长的必然,还是潜移默化接受了功利追逐的价值观,于是变得烦恼和浑浊?
2019年3月7日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互联网上充满了功利和求机的氛围,优质的内容混在偌大的浑浊中,甚至连创作者自身都会被侵染,甚至失去初心,变成下一个咪蒙。博人眼球容易,高调作势赢一时喝彩也容易,但静心耕耘,凝练自身,终其一生,心往所向,这是多么艰难。我没有资格去指责他人的高调,也人微言轻,无法撼动这个功利的时代,但我可以创造自己乌托邦,至少它会给我以用心筑梦的空间和动力。
2019年1月10日
阅读的深度也很重要,即便是一本考试分析,你看一遍,两遍,甚至五六遍,理解层次和记忆都会截然不同,更不用说一些流传上百年的名作了,有些人看一本书草草翻过一遍就以为自己可以将书中思想表述精细,纯粹是异想天开,看了很多皮毛,没有表达的欲望,也没长期积累熟能生巧,却又功利的勉强自己输出,遇到点晦涩的阻碍,就停下来,感慨自己付出没有回报,去问别人该怎么办,这是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浮躁。很多事都有捷径,可写作这条路,若真的有所追求,无捷径可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基础,信念和热爱是核心,持之以恒是日常。
2018年6月9日
有时候,文风即做人——看《一个美国教授写给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的信》
这个教授的这封公开信太不客观,而且信息很不全面,作为强势的一方,这般发言更像是在义正言辞的判刑,这样一来,就笼统的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直接而情绪化的影响,但如果深入一思考就会发现种种逻辑问题以及现实考量后的蹊跷,比如说为什么她会选择公开信这种会影响学生整个生涯的方式,为什么要将个例拔高到所有中国留学生,为什么最后说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却通篇又没有说明和解释。如果这样一深入去想,这样一堆文字凑在一起拼出来的面孔和实际已经有些微妙的不同。
2018年5月20日
缩句和精简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手段,但理解这个世界,势必要接触更多同样思想的不同表达,接触更多的繁复和嘈杂,再从中辨认分析,若不如此,自以为的至纯至刚只会变成婴儿般的单纯。
2018年1月4日
中国的应试教育,锻炼出来的解题能力,会解题不出错,这却是最好的工程师素质,所以才有经济腾飞,科技工程领域人才济济。我们国家没有去拼命和人比创造力,而是在打基础。两个世纪以来,因为落后,被打怕了,如今的中国崛起,实际上是在整个民族的全力追赶。这样努力的奔跑,难道能没有一丝痛苦,而全是轻松自由吗?我们这一代人,乃至接下来几代的孩子,实际上都是在用自己的青春和努力扛起一个国家的未来,那么痛就是必然的,这不是我们个别人想不承担就可以不承担的责任,而是时代和国家赋予社会的一种形态。
2017年12月28日
虽然我的梦想是写作,更偏向感性和人文的方面,但我敬重科学,在我看来,科学是一种世界观,甚至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信仰。
2017年11月6日
凭什么善良的人死去而自私险恶的人幸存,凭什么往往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得到更多,而谦卑善良的人反而遭受不平?
2016年12月6日
我一直在努力改变,通过看书,让自己看的更远,通过写作,让自己站得更高,通过做很多事,让自己的价值升华,让别人认可,经过了许多许多,我才变成如今在其他人眼中的模样,所以他们才会有人对我刮目相看,甚至觉得我比清华北大的人更优秀,有人说我活出了自己的格调,可我知道自己还差得远。
2015年11月3日
个人知识管理,顾名思义,作用就是管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就像一个分类合理的图书馆,你想要看什么书的时候,都能够从浩瀚的信息中找到你想要的。而我更愿意将这个定义变得更加广泛,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软件都给了我们这个资本,将生活中所有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永远的保留,且方便查询。
彩蛋: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