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超




一、问题


“你应该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选择一个喜欢的作家去读吧,穷尽一生。”


“读书杂其实没什么不好的呀”


今天上午,发了一篇说说,提到自己的阅读太杂,导致的思维不够纯粹,收到了不少人的评论和建议。


他们说的都对,但对我而言,却又不是答案。


因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他们眼中的问题,和我的,或许不大一样呢。


对于个人而言,通用的答案,常常是正确但不实用的,我们知道勤奋好,但如何勤奋却千万种说法也不见得能激励起一个人的斗志,我们知道有热情积极乐观是好的,但若问到如何才有这种心态如何点燃自己的热情,即便那些最乐观的人,也不见得能说得清。


就像是问蜈蚣是如何用那么多脚走路,但又和这个不同,因为勤奋和乐观,并不属于天赋,那么其中必定是有后天一定规律而形成,同样阅读和思维也是,它们肯定是存在某种作用机制,和我们的经验结合,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观和所谓价值追求。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所谓的“潜移默化”到底是怎样的过程,而将来,应该要变成怎样,轻盈和沉重各自有怎样的力量?人的精神动力,最大的又来自何方?这些问题,就如同哲学一般,很难自己想通,也不是到处瞎跑就能忽然悟透的,所以我才会想看书去寻求答案。


实际上,我已经找到了很多答案,这些答案,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正确,唯一的问题是,它们太多,每一种都是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才会让我迷茫。


其实我也很清楚,这样才是对的,就应该有很多种答案,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南辕北辙,却又异曲同工,但我有选择困难症,我没办法做一个选择,我也不想去做选择。


于是我只能选择未知,这种未知不是生活,而是精神,我不是一个从一而终的乐观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从头到尾的苦行僧,我曾信奉着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但我却也做过路遥那艰苦绝卓劳动光荣的信徒,我不知道明天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而这却又让我满心欢喜好奇的期待未来,我甚至想要克隆自己,因为想看到自己不同选择后的未来,可惜,世上只有一个我,所有决定,都是在创造历史,而思维的形成,可以塑造,却永远无法重来。


小超啊,真的只有这么一个了呢,这样想,居然会觉得有点孤独。


黄昏时,一个人骑车绕学校一周,在九龙湖边的草坡边停了下来,我来到水边的一棵树下,日渐黄昏,天色变暗,在看不到绿意的冬日杂草中坐下,捡起旁边的一节树枝,一点点掰断,扔进湖水里,看着涟漪发呆,想一些问题。


世间看似简单很多人认为压根想都不用想的问题,实际上却很难而且很重要。我曾有个伟大的梦想,可以有朝一日,用文字给人力量,我希望自己能思想深邃,希望自己能懂得人心,所以我很努力的想去了解,想去感知,想去印证这些,但真不简单,像是在用沙子堆大楼。不过,想想也是,若是哪个作家可以做到这一步,给所有人力量,那他简直可以成为圣人。若是以孔子为追赶目标,那可是跨越千年的伟人,呵,自己还真是志存高远。


那么,慢慢来吧,即最后没有实现也没事儿,反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嗯呐,所谓英雄嘛,除了帅气和勇敢,更多的是悲壮和虽败犹荣吧。



二、记答辩


“我的论文题目是:从文学创作浅谈未来产品设计。”


今天的产品概念设计期末论文答辩上,我说出这句话时,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个题目上。


可想而知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么多答辩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网上资料,各种案例分析,智能家居,弱势群体……而我的选题却是文学创作,估计老师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稀奇事。


停顿一下,我接着讲,从事物发展,讲到层次需求,领域联系,然后引出文学:


“文学中有深刻之设计,而设计里,也有可用之文学。所以,在此,我想以文学创作为引,浅谈未来的产品设计。”


当我说完这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话时,老师打断了我,他有点惊讶的说,刚才这些都是你自己写的?


我有点骄傲的说,是的,不止这些,整篇论文六千多字,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没有一句复制粘贴。


老师点头,示意我继续答辩。


偌大的教室里,只我一人的声音,内容很多,一直说一直说,渐渐的,说得都有点口干舌燥,我咳嗽了几声,觉得分外安静,稍微抬头看了看台下,老师很认真的看着屏幕,玩手机的同学也饶有兴趣的稍微抬起头。


“设计和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说完最后一句时,教室里静默了那么一瞬,我刚将目光投向老师,他忽然鼓起掌来,对,老师带头鼓掌了诶,那一刻,感到了开心,因为,那是这这门课两周以来的答辩上,老师第一次为学生鼓掌。


他问我,这些总共写了多久。


我说:“一个下午,加一个上午吧。”


老师很惊讶:“只花了这么点时间吗?”


我:“嗯,因为平时写的东西还挺多的,习惯了。”


“你很喜欢文学对吗?”


我本想说非常喜欢,自己坚持写作十年啦,最近也一直在努力写东西,未来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呀。


但犹豫了几秒钟,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淡淡的回答了一句:“是的,还挺喜欢的。”


之后就是其他人答辩,我的这份论文,也到这里了。


一些心情激动一些全力以赴,仅仅只是为了那个过程,而不是为了换得最后的掌声,所以,才会在这本应该心情激动的时刻,只有一丁点的开心,更多的是意料之中和平淡。


我还有很多话没有说,老师不会知道我虽然写这篇论文只花了一天,但准备工作却做了一周,他也不会知道,我去图书馆第四阅览室底层将设计类的书翻了个遍,人因工程学,产品设计学,还有其他高校的设计类论文……


从一开始,我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完成一篇论文,而是妄想将设计领域整个的穿个孔,让自己浸入设计的思维。


好吧,实际上我失败了,短时的大量阅读只能是略懂皮毛,似乎什么都看得懂,但却什么都不能成为自己的习惯和思维,最后写论文时也只能根据所做的笔记一条条和文学创作相对照,一点点写出来,而不是那种所有思想都在脑中,下笔如有神的酣畅淋漓。


很多时候,看似了不起,却只有自己,才知道,还有很多不足,差在哪里。


但愿未来的我真的能对很多事有真正的理解。



公众号:独木鸟(ID:smallsuper_cn)

作者:追星星的小超

完稿:2018年1月15日


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日记 2018年1月15日(周一) 问题 和 答辩



愿一生以梦为马,能一人独木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