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刚结束,有不少朋友好奇的问我:考得怎么样。
 
我回答说:比想象中简单。
 
然后他们就哇塞的露出佩服的表情:“啊,简单?那岂不是十拿九稳了?” 
 
可是,事实情况并不如他们所料。
 
我所说的简单,只是一种做题的感觉,因为我应考心态很轻松,而且做题确实感觉还算顺畅,比如说考英语的时候还剩两篇作文时,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简直绰绰有余;再比如说,考专业课,做完试题后,还剩一小时时间,所以我几乎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考场看着窗外发呆,想一些其他的事情;再加上考试的那两天,因为没有那种迫切到一考定终身的狂热,所以我也压根没有临阵磨枪的复习和紧张,于是就显得更加轻松且游刃有余了,感觉简单也在情理当中。
 
虽然这样说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若要问我有几成把握能过,那我依旧只能说四五成。
 
为什么,因为心理学。
 
就从这个专业说起吧。
 
决定要考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时,每一个听到这消息的朋友和同学都感到诧异,觉得很出乎意料,他们会想,即便我跨考,也应该是中文系之类的,而不应该是心理学。
 
想到心理学,很多人脑海里会想到心理医生,又或者会觉得,学心理学的人是不是学读心术。就在刚才,南大的颜开学妹还发消息问我,说学心理学是不是为了能看穿人心思。
 
我不禁莞尔,似乎在很多人眼里,一个专业的心理学家,就像个大神棍,最好穿着黑色的长袍,在黄昏中沉思,对你说:“你是不是感到不安,你眉宇间的表情,眼神中的抑郁已经出卖了你,你的手放在身前,微微握紧,表明你的紧张,你左右晃动,表示你在强装镇静,所以,你是害怕被我看出什么你内心藏着的秘密,对吗?”
 
事实上,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完全不是这样的。
 
比如说,我所考的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所要求的考试专业课教材范围有十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
 
这样一说,估计人们就要被绕晕了,稍微解释一下:
 
《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入门教材,相当于一张整体的地图,也可以称之为《心理学导论》,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到人脑的生理学构造,再到人的感官,感觉,意识,情绪,情感,记忆,学习,需要、目的,人格、动机,毕生发展,社会联系……如果说细致一点的话,比如心理学的几大流派,一些基本历史常识,人脑哪个区对应什么感官,裂脑人实验,什么影响记忆,几大主要的学习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智力是什么,怎么测量……如果再细致一点,可以具体到艾宾浩斯研究记忆时开创了高级思维实验先河,发明了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测量,又或者研究感官可以具体到人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有哪四种理论,其中神经齐射理论适用于多少频率的声波?人都有哪些错觉,人是怎样辨别深度的,什么是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这样一说,你或许就可以知道心理学涉及的内容的广阔和细致,事实上,《普通心理学》的教材往往都相当厚,一本书就差不多百来块钱,六七百页,即便当小说看,认真起来也可以看上好久(笑而不语)……
 
再看看其他的课。
 
《实验心理学》可以说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立足于科学界的支柱,有很严谨的实验方法,像反应时法,心理物理学法。要讲究可操作性,变量控制,效度和信度要求。比较广为人知的,像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这就是心理学实验的结果,当初,艾宾浩斯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好几个月,每天记忆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然后测量自己的记忆水平,严格做出分析,才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再比如有的心理学家会研究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有的心理学家研究黑猩猩怎样学习,有的心理学家研究狗,有的研究猫,有的研究婴儿,研究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的研究社会关系的影响,有的研究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有效率,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比如斯金纳曾做出的臭名昭著的斯金纳箱:将自己的孩子放在箱子里,他只要碰到某些按钮,就会自然有食物,有水,有奶,有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然后借此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学习去按按钮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简直就像训狗一样)。
 
心理学实验其实很有意思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试着去看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我最喜欢里头那个“迷信的鸽子”的实验,那只鸽子为了得到食物竟然跳舞上万次,而实际上不管它跳不跳舞食物都是会降临的,鸽子的错误归因,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约而同的吻合,我甚至觉得,这个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信仰”二字,让人有所深思。
 
《心理统计》说的是对数据的一系列数学分析和简化,从数据中可以更清晰的看出问题的原因,《心理测量》主要是谈测量和量表,比如怎样弄出可信的心理学测试,就像老师出试卷一样,怎样才能测量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心理测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智商测验和人格测验,《发展心理学》讲述的是人一生的发展,从胚胎,到婴儿,到儿童,到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每个阶段的心理状态,智力和行为,以及面对的事情,比如老年期就有研究临终心态。
 
《人格心理学》说的是人格,比如外向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人格的变化和转换,人格的测量之类的,《教育心理学》说的是在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应用,怎样教学更有效,怎样学习更高效,老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和治疗》其实可以放在一块,前者侧重各种精神疾病和诊断,像抑郁症,惊恐症,强迫症之类的,后者侧重心理咨询师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治疗,以及一些原则和建议。
 
《管理心理学》和《管理学》很像,我就直接看的清华的管理学院的教材,主要讲的是组织团体和企业,人际关系,交往,领导力,工作效率,组织部署,个人觉得管理学的内容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当初自学这门课的时候,我常常拍案叫绝,恨不得把自己也活成一支高效的军队,或者把自己活成一个公司,领导部署,分工合理,且有人文关怀和自己的企业文化,让自己在工作学习时能有归属感和乐在其中的荣誉感。
 
《社会心理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门课,我在自学这门课时,曾将其概括为:一门教我们如何识人、懂事、交际的课程。为什么在一些情景下人们会变成乌合之众,甚至不受自己控制,一群斯坦福的大学生在监狱实验中为什么会扭曲自己的性格去虐待其他人,在另一个电击实验中,为什么即便被试哭着请求不要继续实验,但为什么还是按下了提高电击他人电压的按钮。广告宣传利用了哪些心理学现象?我们可以怎样在别人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什么是认知偏差?什么是易得性偏差?为什么人们会难以拒绝一些请求?我们在求人帮助时,可以采取怎样的策略?其实,《社会心理学》也可以说是心理学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我们在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它的影子,甚至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有很多我们所说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其实背后都有社会心理学的影子。
 
介绍到这,你对心理学的认识应该也有了变化。
 
现在社会上很多书籍还有很多人对于心理学的错误认识,导致群众对于这门学科产生了很大的误解,甚至支撑了一系列伪科学的利益产业链,比如催眠,比如星座……还有一些人本着好意,却由于认识和经验,都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这门科学。甚至我们学校的一些选修课的心理老师,上课时有时候也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有时候真像神棍一样,或者是用很别扭的方式说着心灵鸡汤……我不排斥那些模棱两可的普世价值。但我看不惯将这些和心理学黏在一起,然后给人一种心理学是玄学而非科学的误导。所以上次某篇日记里才会记到我在选修课上和老师关于科学的可证伪性的辩驳。
 
我也希望能看到这里的你,是一个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所以,我会和你说这些:
 
什么是科学?可证伪性是衡量科学的重要标准。什么是可证伪性?举个例子:上个世纪,同时代有两个很厉害的人,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前者兴致勃勃的通过自己的相对论预测出日食并等待那一刻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而后者通过无数的案例,一次次证明自己的潜意识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预测是风险很大的,一旦到了那个时刻他预测的现象没有发生,就说明他此前做的一切研究都是错了,全盘推翻,这就是被证伪的可能。而后者呢,无论怎样,他的理论都会是正确的,因为事后的解释,总能一次次的修正贴近那个理论,正所谓马后炮。就比如曾经英国有一场很严重的疾病,有个著名的医生发明了一套治疗方法,凡是他治疗好的案例,他就作为这套方法可行的证明,凡是没有治好的,就说那是病得太严重了所以无能为力,正说也是他有理,反说也是他有理,这显然就不是有效的科学。
 
虽然我的梦想是写作,更偏向感性和人文的方面,但我敬重科学,在我看来,科学是一种世界观,甚至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信仰。
 
举个例子,忘了是哪个国家,有一年糙皮病忽然开始流行,对于其原因,人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种病是靠水流和排泄物传染,因为靠近河流下游,那些水质差的的地区更容易患病,而另一派认为是生活条件所导致,因为那些地区往往住的是穷人。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最后一个叫戈德伯格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证明原因绝不是前者。为什么人们相信他?还记得我说的科学的可证伪性吗?他用自己和家人去证明,他和家人吃下了糙皮病病人的排泄物,还吃下了他们的口水,鼻腔的粘膜,液体……最后他们没有因此患病,于是靠水流和排泄物传播疾病不攻自破。
 
越是去系统的用心学习一门科学,就越会发现科学背后的无数动人和值得钦佩的故事,他们都是活生生存在的人和事,而不是枯燥的数据和教科书式的语言,所以当我听到老师说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而且她说的就像是玄学和鸡汤一样笼统的时候,我会为这个领域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感到不平,所以我会和她辩论。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最开始选择心理学,也只是因为一些课外书而产生的小小兴趣,也有对看透人心思的渴望,又觉得是和人打交道的学科,应该对未来的为人处世以及写作都会有所帮助,于是想曲线救国,利用考研的机会,熟悉这个领域,为未来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但是半年的学习后,我发现,心理学和我想像的不一样,它没有给我读心术,对写作的帮助也很有限,在生活中,我也不见得能敏锐的洞察对方的心思,实际上这方面我依旧有点儿笨拙,不过它却出乎意料的给了我另外的一些东西,知道了很多事情,很多底层规律,还有,这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许多人文社科细致领域的主题阅读,让我对很多问题认识更加深刻。
 
最直观清晰的认识就是,我发现自己现在可以用这些方面和人交谈甚至让人相见恨晚,因为心理学是生活的学科,是应用的学科,而人文社科是人生的学科,是智慧的学科。有句话叫做:“人文的意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这种感觉很奇妙,看了很多这样社科类的专业书籍之后,对于大部头的教材和书籍,以及以前读不下去的很多书,现在都能读下去,还有滋有味,甚至就连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我都借了好几本厚厚的课外书去看,并且有了新的认识。
 
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半年过去,自己也“不复当初吴下阿蒙”了吧。
 
昨天在图书馆碰到金帅,俩人聊了半个上午,他很夸张的对我说:“这个问题你想的真透彻啊,两个月前我们聊天你还没说,难道都是这些日子悟透的吗?” 我笑说:“是啊,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想通的。”  
 
后来金帅发消息给我说,中午一番谈话,对他影响不少,我感觉很开心。
 
当天我还收到一个消息,是考研时认识的一个考建筑的朋友发给我的,他说:“跟你聊完,我感觉我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还发了拥抱的表情。
 
你看,即便只有很少接触,甚至只是萍水相逢,也能通过自己的思想影响很多人呢,别人因为认识你而变得更好,这是一件超级让人快乐且有成就感的事啊,所以我很喜欢演讲和写作,所以我觉得文学和音乐,还有教育都是超级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领域呢!
 
现在的我还深刻的意识到,看了一本书,根本不意味你了解了这些内容,只有横向的主题阅读,观百家之言,加以辩证,才能催生出自己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
 
我这半年看书上百本,光是心理学下的一个子话题:记忆,就读了不下十本书,学习主题的书更是不计其数,每一本都记了有条理的详细笔记。我发现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潜移默化的通过阅读影响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看一本书就很快忘记。
 
不过话说回来,自学一个领域,不报班,然后跨专业考研,确实有时候挺盲目,我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看了很多根本不在考研范围的书,甚至连心理学史都看,从古希腊的哲学开始了解起,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的学习笔记几乎是把整本书抄了一遍,几十万字的笔记,天,现在回想起来,简直蠢哭了……
 
北大的心理学考研内容范围很大,每一本教材都可以考,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考,网上的资料大多是针对心理学统考,可北大是自命题院校,我看它的历年卷,根本找不到特别的重点,于是就像大海捞针一般学,总有些感兴趣的记下来,一些觉得不那么感兴趣的地方难免疏忽,考试的时候对于有几道题,记忆模糊,确实没有多少把握,只能凭着感觉作答,可是一道题就有40分,这也是我说只有四五成把握的原因所在。如果有前人的经验,如果不那么孤单能够有参考和规律,如果报个班,如果专注考研不看那么多无关的书,或许现在会更有把握吧。
 
不过也没关系,我觉得都挺好的,你看,这半年我已经赚到了不是吗,至于最后的结果,那只是个标志而已,北大,即便不通过心理学,我将来也能去的,假如今年考研无果,那么下次,我会报考创意写作专业,激励自己系统的学习文学理论,系统的阅读经典,了解过去的那些作家,锤炼自己的写作水平吧。
 
在我这里,一个选择意味着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选择了机械专业,不意味着我想成为工程师,而是我认为工科专业能有一个工科思维的培养过程,会更加理性。
 
选择了心理学,不意味着我想去当一个心理医生,而是我觉得了解人心和行为,对于自己写作有帮助。
 
选择以写作为梦想,不意味着我必须要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写作是可以贯彻心理历程并传递共鸣和影响的最简工具,而且我享受这个过程,我在写,你在读,我就有我的快乐和价值。
 
我还做过很多乱七八糟的事,虽然有一些开出了漂亮的花朵,但其中大多数事情没有结果,比如我做过主播,做过视频,去台湾游学了一圈,写过一个月二十万字的纪实小说,还自己写过歌,现在听来还觉得尴尬得只想哈哈大笑……
 
你可以说,我是一个没有方向南辕北辙的人,但另一方面,我也是一个目标清晰的人。
 
等着咯,我呀,总相信等到未来,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点都会连成线,我希望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自己在星空中连点成线,用手一挥,就能编织出一幅精彩的篇章,给人勇气和希望,照亮这个世界一片地方。
 
所以虽然今天下雨,但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抬头还是可以看到星星在笑,非常开心,非常,非常的,开心呀。
 
年轻真好,此刻我无限期待着未来!
 
 


愿一生以梦为马,能一人独木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