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看多了你的文字,感觉你总那样充实,而我,却晃晃悠悠,没有目标,不知道做什么,也坚持不下去做一件事情,我想请学长,能给我一点建议。或者告诉我,你是怎样做到的吗?”
忘了是第几次有人这般询问,我犹豫很久,决定写下这篇文。
现在晚上十点半,刚从教五练琴回来,嗯,是口琴,自学半年了,每天平均两小时。
下午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作家访谈录,听余华、莫言那些大家,讲文学和时代,谈艺术和人生。
那时,窗外阳光,一点点暗下,正是考试周,周围的书桌,堆满了书,坐满了人,他们握笔在纸上游走,教材书页翻动。
唯独自己捧着本闲书,时钟滴答,人们走动,全然不觉,再抬头时,宛若隔世。
书里某些话,像是琴弦,在心头擦过,乐音响彻,一瞬间,有种浑身颤抖,鼻尖发酸的共鸣。
书中叶兆言说了那么一句话:“不要为了世俗的结果,生生糟蹋了那美好的过程,不要太实用,我们是为了享受美味佳肴,而不是装了一肚子屎好向人炫耀。”
就这几句,晴空霹雳。
想起那年冬天,雪花飘飘,还没到六点,自己跑到教室,泡上一杯牛奶,热气腾腾,站在黑暗的走廊,听广播开始放歌,口中呼出白气,教学楼像是亘古不变的雕像,然后进教室,开灯学习。
想起那年夏日,雷雨轰鸣的周末,清晨,室友们还裹在被子里,自己却轻轻推开门,举着伞,顶着风,在积水中艰难的走,坐两小时公交,去图书馆,读完《平凡的世界》。
又想起后来,大学后,几个寒假,分别站在好几所中学几千学弟学妹前,用汪国真的诗,来谈自己高中生活,是所谓热爱。
今日所见之文,和当初自己所讲,竟重叠在了一起。
好巧,我喃喃自语。
时间,却一晃三年。
当初,根本就没想什么要做到哪一步。很多事,只是,觉得快乐、可以享受,便爱上那种生活罢。
高中时,因为课余疯狂阅读课外书,我被老师家长说自以为是,为了能用成绩堵住他们的嘴,所以学习时更努力,最早开始,最晚离开,每天刷一整套高考卷,中午趴桌上,躺十五分钟,就起来再战,一笔一划、一笔一划。
那时,我没有理想大学,看多了书,反而自负,觉得以自己之才,大学去哪都行,反正是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高考前,在电话里,跟一个上了北大的学姐说,反正,我考再差也不可能会复读。
而平日里,每当身边的同学,念念叨叨着,要上什么学校,哪所学校更好,哪个专业有前途,甚至争论不休时,我都用课外书或复习题来堵住耳朵,只觉得这些争论无聊聒噪。
很多事,有节奏的做下去,就顺理成章,何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那么强追求结果的功利心。
有在寒冬的晚自习,看到有人做题不出压力太大,而歇斯底里;考完后,有看到人哭。
平时,他们就把自己闷在罐子里,什么周末,什么体育课,什么午休,或者眼保健操,能逃就逃,只恨不得,将自己的每时每刻都榨成肉汁,洒在题海之上。
我的节奏,虽是早出晚归,但刷题重效率,生活重质量,体育课就打球,课间操泡着牛奶唱唱歌,晚上夜跑、在操场上翻跟斗、玩单双杠让其他人惊叹,周末雷打不动图书馆课外书,晚自习抽空写下几本厚厚的日记,抒发心中所想。
这些乐趣,又怎是我此刻寥寥数语足以传达其万一。
后来,我上了一所985大学,很多人听我说自己高中的生活,都很不理解,他们要么,说自己多刻苦拼命所以才来了这所大学,要么说自己从没认真搞学习所以只来了这所大学。
我承认,高中时自己有努力,但学习不是我努力的全部。
他们的紧张或松懈,那只是因为他们的节奏,属于压力,或天赋,而不是精神享受之自由。
这样说来,很多人也许会不信,甚至嗤之以鼻,觉得我说要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不注重结果,而去享受精神契合,自由追求的过程,纯粹是在熬心灵鸡汤。
可,你不信,不代表不存在。
就像高中,自己的原动力,确实不是为了上什么大学,而是享受那种生活节奏罢了,而且,会生出一种从容的自信,所以,从始至终,都不会觉得累。
就像我的大学,我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却写那么多文,做电台,自学口琴,去台湾交流,参加计算机比赛,支教,演讲……
这些全是南辕北辙之事,自然也谈不上功利,但我享受这过程,看那么多书,也从没觉得可以和谁炫耀,而是,真觉得,好书难得,感动难求,多看一眼,或许就赚到。
我写作,这一年来,输入法的打字记录是一百五十万字,可你也看到,其中更多的是写给自己日记心情。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这些日记,因为不迎合读者,又没有爆款的标题,几乎没几个点击率,也没打赏,更不符合投稿要求,但我宁愿,不写那些文章,却将每天几千字的日记,坚持得不亦乐乎。
为什么?
我也功利,也有过急于求成,看多了这个花花世界,也想要早点出人头地,我也追求过很多你们追求的东西,我有刷过绩点,有抢过出国交流名额,有讨好大众写过10000+的爆文……
因为阅读广泛,来者不拒,所以,为自己能变强,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时间表、番茄钟、思维导图、手绘、时间管理、各种工具软件、笔记方法……
那又如何,技术再好,方法再多,累觉不爱地奔往一条众人向往的康庄大路,有意思吗。
对不起,我觉得没意思,与其这样的生活,还不如快乐的作死去。
于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节奏。
而那过程中的曲曲绕绕,怎么做,怎样去思考,如何一个人变得精神强大,这些问题,我一次回答不完。
不过在以前诸多文字中,或许能找到我的答案,你知道,成长从来就不是三言两语那么简单。
如今,自己纵然充实起来,却也不见得是每个人的榜样,更不是什么标准的好学生。
即便拿了两次竞赛国奖,但实际上,那也不是稳打稳扎钻研学习走的路子,也是兴趣和用心的享受。
虽然即便是没课的日子,自己都六点起,但却也会有翘课,会欠作业,这半个学期,利用上课时间,我还看完了六部金庸。
现在学习上,因为时间投入不多,其实也有感觉吃力,说出去,只怕会被人笑吧。
作为文学社的社长,热血的理想主义者,碰到诸多现实,也有过很多辛酸和失望吧。
大学都过去一半了,还没找女朋友,总是形单影只,其实除了平日的吐槽,也有过孤单和无奈吧。
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能一挥手,就驱散烦恼,刀枪不入,我所了解这个世界远远不够,所以,也无力解决你们问题。
写下这篇文章,只是就自己的情况,做个分享。
其实所谓迷茫、困倦、乏力,又有个大学生不曾有过?
只是,与其功利的追求有怎样的未来,若能将此刻就化作自己喜欢的生活,享受其中,在这过程,即便废寝忘食也不会觉得累吧。
我最初写作,只是写给自己,后来也有很多读者喜欢了不是?
我最初参加某个竞赛,不过是因为有儿时兴趣,想试一试罢了,后来做到废寝忘食的投入用心,代表学校奔赴其他省会,两度拿到国奖,成了别人眼中的大神。
我最初自学口琴,享受着,一有时间就练习,甚至一天三四个小时,练琴到十点多还不想停,如今半年时间,已经可以随心吹奏近百首曲子,也足以让人惊叹。
还有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只要你方向对了,享受过程,何愁结果不来?
可总看到大多数人苦大仇深的谈努力谈拼命,热血,却又那么功利。
看到,诸多为写作而写作的人,刻意讨好,研究什么样的问受欢迎,标题技巧,篇篇热文。
但看来看去,却还是那么一点东西,了无新意,就知道,那人在写作这路上,估计就只是这样了。
看到,如今身边很多同学为了毕业要求的两个科研学分,奔波忙碌抱大腿,各种心力憔悴,而自己却因为前两年拿的各种竞赛奖项,已经有9个科研学分。
可我当初真的没有想过,是为了拿什么学分才去比赛的啊。
看到,学校口琴社,教学课上,那些人乱七八糟的吹奏,就知道,他们根本不是享受其中,私下就没怎么练习,却异想天开,企图靠着每周一次那么粗浅的教学,就能早点能吹出很难的曲子去炫耀。
看到,很多人为了炫耀而看书,他们味同嚼蜡的翻着手里的书,兴奋的刷新着阅读数量,然后发朋友圈,迫不及待的和别人说,这本书我看了。
而讲真,生活中,几乎没看出来,那书给他思想和行动带来的半点影响。
向往终点是没错啊,功利是有道理啊。
只是,比起气喘吁吁、累死累活、沉重的追逐具体的目的地,我更愿意认准大的方向,一步一步享受今朝,让终点悄然而至来拥抱自己吧。
Comments |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