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喜欢书店的少年,大街小巷,隐藏再深都不放过,崭新的带着香的书卷,以及陌生的却认真来往捧书的人,都显得那般神秘而有趣,所以,后来高中邂逅省图书馆是那么顺理成章,又因为相随共度了人生中最迷茫和憧憬的三年,逐渐塑造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理想世界观,超越现实的名利纷扰,自以为是而骄傲的坚守着一些虚无缥缈的信仰。
 
仅此而已,只是成长轨迹的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今天,一朋友很认真的对我说,从前觉得大学有那么大那么美的图书馆,每天能悠闲的看点儿书,一定是种莫大的幸福。而今,他却发现那更像是一个庞大的自习室,所有人都在自习,然后他提出了一个很学术的问题:究竟怎样利用图书馆。
 
是呀,究竟怎么用图书馆?
 
面对这问题,每个人的反应都会不一样,有的人坑爹极了,除了入学教育就再没有来过,那估计他现在进图书馆转一圈连找个厕所都有可能迷路。而更多的学姐学长会语重心长的指引你去自习,靠窗的位置,舒心的音乐,那是刷题拿分的天堂。
 
首先,在这一年,我几乎每天都有去图书馆,还算熟悉,就小小介绍图书馆各部分结构与功能,供人参考吧。
 
李文正图书馆主体有五层楼,二层进门右拐的阅览室囊括语言类学科的基本书籍,想考托福雅思四六级可以去那儿,辅导书从词汇听力到阅读种类齐全,浅显易懂的外文小说也有不少,中英对照的小夜灯系列挺不错,当然,如果更深入,比如原版,就要去专门的外文借阅室了,这儿还有各版本的《大学语文》,咬文嚼字,辩论,各种卡耐基,演讲以及口才技能的相关书籍,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生而言,可以作为软实力培养基地。
 
此处下楼除自习室外是一排专业书柜,从高数到大物,历史地理,基本学科,都有涉及,习题集,考研辅导与各高校不同版本的教材,适合应考突击,不建议长时间呆,会变傻的。实用性还是挺高的,值得一提的是,不是只有应考书籍,比如数学那排书架,就有趣味数学思想,数学史,以及一些国外的数学著作,像《几何原本》之类的,还是有很大的可读价值,因为如果不是强迫,读这些并不会生硬困难,请记住,主动,主动,主动!
 
二层左侧也是专业书籍,科目更细,但由于和我专业无关,也没有深入研究,类似于电子学,电路学,逻辑与计算机,各种软件教程也有一些,并不完整,有兴趣请自行探索,楼下是补充书籍。与此类似我不甚了解的还有三楼右侧的专业期刊借阅室,原因只有一个:有意思吗?
 
二楼向里还有两间,特别提及,右侧有心理学哲学,左侧房间有教育学,心理学中有积极心理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正念的理论,包括思想方法,思维导图,暗时间等新思维,还有哲学,这些都是在心情沮丧或者忙碌烦躁时能让自己跳出来的东西,至于教育学,兴许会让你理解你的现在,嗯,那儿有很多学习方法,还有大学的学习经验,以及出国经验,各国的教育差异,幼教什么的也涉及了,挺有意思的。
 
三楼期刊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想必你也熟悉,其中期刊阅览室的杂志虽然不丰富,但是我会每周在那看完两三本杂志,因为真的很轻松,至于三楼向里,右侧还有过刊阅览室,书柜很烦人,是铁质的需要拉伸的柜子,没有书架中穿梭的意味,而且合订过刊并不能借出,只不过由于有很多古老而完整的杂志,所以看这儿的书还是别有风味,拿出一本书,页片发黄,厚厚的写着好几十年前的新闻,想想也是有意境。
 
四楼的保存本借阅室不要当做一般的自习室了,自习,哪儿不能自习?跑到这儿来,为什么?因为书!几乎图书馆所有类型的书都在这儿有存本,从文学艺术到科技,从辅导书,到社科,以及诺奖经典,我很喜欢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看,又或者是通过一本书,在这儿找到一堆类似的书,比较着跳读,当然还有许多在其他阅览室找不到的小说,这儿分类放得整整齐齐,我在这儿看的东野圭吾,也是在这儿看的《博客导论》,参加信息检索大赛时又来这里看了看信息检索的书,总之,很全能的一个地方,别废了。
 
五楼的研读室环境很好,但是要预约,只能一小时,一次学到兴头被人赶走了,从此再不去。但是五楼的文学艺术类,却是我喜欢的,常常来回好几个小时挑书,一次抱走五六本,诗词,文学评论,散文,小说,无论名著还是小说集,或者作者选集,国内国外,都有,值得一提,这儿还有关于绘画的许多书,从漫画到素描,从人物到建筑……
 
我一直想,真正的有心人,给他个图书馆,他也许能做到一切吧。
 
举目四望,几乎所有人都在埋头机械执笔,考研,英语,各种以考为名的枷锁紧紧囚住自由追求,似乎自由学术无用阅读的殿堂永远只是水中楼阁镜中花,现实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人止步。
 
无数种可能,却最后只被选择了一种。
 
毕业后,别人问图书馆是什么,你会回答,只是个自习的地方吗?
 
还是能骄傲笑着说,那是天堂。


愿一生以梦为马,能一人独木成林